流量统计:11031133

云南省通信学会

所在位置: 首页 >科普咨询 >5.17专栏

云南省教育厅郝立新副厅长在“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下一代”报告会上的发言——现代网络对教育工作的挑战

发布时间:2007-05-18   来源:通信学会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6037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 省通信管理局在这里举行迎接2007年世界电信日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报告会,与这么多兄弟单位、企业的负责人相聚在此,心情十分高兴。报告会主题充分突出了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迅猛,人们习惯了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新的知识,可以说,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发展对青少年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对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下面,我就网络如何更好地服务教育同大家作一交流。

    一、当前网络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以此推动着社会的各方面也不断向前进步,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在21世纪里,世界各地的网民数量正以几何级数递增。中国网民人数有多少呢?到2006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已经公布的数字显示,到2006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总数为1.23亿。数据表明,2006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总数增加了1200万,是2005年下半年网民净增数的1.5倍。网站总数达到788400个,仅2006年上半年就增加了9万个。2亿名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超过3000万。目前,世界各地大中小学校都在利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这说明,网络不仅是人们生活、学习的一种工具,更成为了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网络不仅只和计算机有关,它也决定了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生存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网络已经具有了文化的涵义。

    省教育厅历来高度重视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将现代农村远程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这一工程实施以来,显示出了强大的发展空间和产生了空前的社会效益,它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全国看,这项工程按照规划要投入100亿左右,中央专项50亿,地方投入50亿。从2003年以来的试点工作情况可以看出来,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建设,已使一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受益,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缓解师资水平不高的问题,是一个重要举措。

    这项工程总的目标和任务是:到2007年,为全国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光盘播放系统,即模式一,由一台电视机、一台光盘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构成,能让孩子通过光盘来上课。据测算,大概有500多万个农村小学生能够享受模式一配备的教学资源。模式一的实施可以缓解农村小学教学点教师不足和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在全国38.4万所小学建设卫星教学收视点, 即模式二,建设成以后可以基本上满足农村8100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可以普遍提高占全国小学生67%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3.7万所农村初中建设计算机教室,即模式三,可以使3100万农村初中生能够获得一个基本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这3100万的农村初中生规模与3500万城镇初中生规模相当,差不多占到全国初中生的一半,随着“普九”工作的推进,农村初中生可能就更多了。这意味着什么呢?从教育的角度看这项工程可以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送给这么多孩子享用,是别的工程难以做到的。从教育本身来说,这项工作也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从科技发展角度看,这是现代通信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的结晶,是“天罗地网”的具体体现。

    我省近年来的建设力度达到了空前,到2006年,工程项目覆盖率从2005年的52%提高到了73%,中小学生机比由2005年的55:1提高到2006年的50:1,90%以上的项目学校能较好地获取并使用优质教育资源。

    除以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外,现在,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各种视频会议的使用也更加频繁。

    像远程教育等一系列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免除许多不必要的、繁复的工作,而且网络上的资源无穷无尽,这给跨世纪的青少年提供了取“百家之长”的机会。通过网络,青少年学生可以查阅大量资料,独立解决许多疑难问题。这既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扩充了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和处理信息、自主探索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青少年热烈欢迎网络时代的到来,因为网络使他们找到了探索知识、表现自我、扩大交友途径、抒发心情以及树立自信心的方法。网络,不仅是他们生活的一种工具,更是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

    我们高兴地看到,教育部门、通信管理部门和电信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并密切配合,使广大师生能充分享受到质优价廉的网络服务。在网络技术对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中也夹杂了诸多不健康的东西,设置了一些危险的陷阱,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目前全国青少年上网状况令人堪忧,大量青少年由于家庭不具备上网条件而流连于网吧,这个情况对西部边疆省份的云南来说,形势更是严峻。为此,有的家长、学校甚至因噎废食,彻底“封杀”孩子对互联网的接触。

    青少年上网,是“疏”还是“堵”?我们教育部门的意见是,让孩子在家中或学校上网,通过安全的网络、软件和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和浏览内容,让孩子在正确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上网,是解决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最佳途径。

    那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青少年使用网络计算机呢?这是我要重点讲的第二个问题。

    二、全社会应共同推动青少年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国家民族的振兴。只有全社会齐抓共管,互相配合,才能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我想,要利用好网络技术,建设健康、进步的网络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青少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一)网络文化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的素养

    网络文化已经并将继续对网络科技时代的教育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作为网络时代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应该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把握好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在网络上为青少年筑好一道精神的防火墙,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网络文化研究潮流,提高全社会的网络文化素养,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当代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下列素质和能力。

    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担负的责任是培养下一代新人,培养我们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因此,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如一位教师所说:“互联网是一个宝藏与荆棘毒刺、豺狼虎豹共存的原始森林,青少年对可能遇到的危险没有丝毫预知能力和保护能力。教育工作者上网就是上岗,因为网盲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学生在网上将会遇到什么。”所以,网络科技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该要经常上网,积极主动地去认识网络里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形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站好岗,为培养具有健全思想品德和富有创造力的未来社会创造者尽自己的责任,奉献自己的力量。

    2、强烈的网络社区参与意识

    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互动性,互动就要求参与。教师作为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引导者,应全身心地参与到学生社区活动中来,这样教师的参与活动才会有效。通过参与论坛、聊天室等栏目,以平等的身份去和青少年自由地进行交流,给他们答疑解惑,进行正确舆论引导。教师也可以定期针对一些现实问题,在网上开展一些专题讲座,或者创建一些相关专题网站,从而扩大网络文化教育影响,在全社会掀起一股网络文化教育潮流。

    3、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的教育中,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所以,网络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思想开明,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当好学生学习的顾问、学习的参与者和积极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4、资源的收集与管理能力

    收集并高效管理有效信息,这是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素养。与这项素养紧密相连的就是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是任何一个教师最基本的一种素养。因为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师对该专业就不会具备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再谈相关资源的收集与管理以及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那就比较勉强。

    5、协作能力

    网络时代的教师只有互相协作,经常交流,共同解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时碰到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教学改革。而且,教师还应具有与外校同行以及外界专家学者的协作能力,与相关专家教授开展交流与合作,这样,既可有助于学生与其他教师正确理解网络文化,也可扩大网络文化研究影响,同时,也加强了教育部门和社会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研究的队伍建设,有利于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教育与网络文化研究队伍的形成,使当代教育与网络文化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应有高度的自律意识。教师应遵守网上秩序,严肃网上纪律,自觉建立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做好榜样,从而引导青少年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形成个人自由与自律相互统一,责任与道义相互和谐的网络文化。

    (二)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导师。我们要自觉地认识到:电脑不是洪水猛兽,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孩子上网成瘾,部分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有的家长的爱多表现在物质的慷慨,而忽视了精神、情感上的关爱。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家长应该做到: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在防止孩子痴迷网络时,堵不如疏,卡不如导。如把道理讲清楚,把时间控制好,把内容限制住,把思想教育做在前面,是可以避免孩子上网成瘾的。如果平时不闻不问,当孩子深陷网中再往回拉就难了。所以,家长在百忙中要抽时间了解孩子上网在干什么,然后再加以正确引导。           

    2.教育孩子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技能。有些孩子由于个性差异,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孤僻,不愿与他人交流从而逃避到网络中去。作为家长就应引导孩子多与周围的人交流、沟通,让孩子养成开朗的性格。           

    3.培养孩子多种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这样就可避免孩子整天沉迷于网络。

    (三)希望电信企业能对青少年教育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网络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网络文化的利还是主要的,我们在批评、谴责网络所带来的网络犯罪、网络黑客、网络沉迷等现象的时候,更应想到的是网络为人类带来的便利,为教育带来的跨跃式发展的机遇。我们在倒洗澡水的时候,不应该把孩子也倒掉。我们建议,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要关注青少年问题,推动开发适合青少年需求的技术和业务发展,以确保他们融入信息社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城乡青少年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的获得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青少年之间的数字鸿沟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普及而日益明显。报告指出,我国的网络用户主要集中在城市,在电话的普及率上,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也较大。从地域分布来看,东中西部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显著,至“十五”期末,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差距较大,其中西部地区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不及东部地区的50%。信息通信技术普及上的这种差距,使得青少年成长于不平等的信息环境,这必然影响到他们日后的公平发展。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均高度重视教育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多次发文指出,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时代的车轮驶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落户千万家,只有正确引导好孩子的上网行为,才能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孩子的学习、生活服务,才能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昂首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

    为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教育部已经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在电信网络发展的今天,我们希望电信企业能一如既往地的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比如去年以来,云南电信出资在云南的山区学校开展了“电信百年”的回报感恩活动,资助贫困生,建盖希望小学;中国移动公司开展的“中国移动校长培训班”等公益活动均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还有电信推出的“绿色上网卡”服务等等,都普遍受到了家长欢迎。

    今年纪念日的主题是“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下一代”。青少年是ICT用户中最出成果和精通内行的一族。然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尤其是女童、妇女和边远及服务不足地区的居民,仍与这场数字革命无缘。因此,为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恳请政策制定者和业界领导人集思广益,与青少年开展合作,开发出适用的技术、应用和服务,推广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享用到ICT的青少年往往会在求知路上突飞猛进,可以颇为轻松地“逾越”沟通障碍。

    值此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之际,我希望并恳请我们的电信企业能推出具有远见卓识的公共政策、创新型的商业模式和富于创造力的技术解决方案,使下一代受益,创建一个真正开放、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

    谢谢大家!